首页 新闻 专访景观设计师戴广建:让自然、人文景观在城市里生长

专访景观设计师戴广建:让自然、人文景观在城市里生长


(作者/李晓婷)城市蓬勃的发展之下所伴随的是用地减少、资源紧张、人口膨胀,尤其对于超一线和一线城市而言,随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那些百年沉淀下来的历史、人文印记逐渐消散在城市发展之中。作为国内顶级的景观设计师,戴广建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共情能力,善于发现那些潜藏在生活细节里的居住诉求和精神需求,习惯以丰富多元化的生活场景重塑城市特质,用建筑景观留住城市的人文根脉。深耕景观设计行业近二十年,他操刀设计了数百个项目,参与十多家地产产品线、标准化研发,无论是中高端住宅、商办酒店,还是文旅、康养、城市更新等项目,他会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特点去挖掘项目的价值,做出项目的特色。他的作品如同植物破土、生长,让人觉得毫不突兀,好像它就该是在这个气候与地理环境下的产物,而隐藏在每个项目中的精神内核,使景观与其所在城市格外贴合。

在戴广建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建筑景观的逻辑性、可持续与人文内核,甚至能够从中看到时间之于建筑景观的微妙关联。戴广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自然、简洁并且合乎逻辑,令人感到舒适。这种舒适是他对景观项目与周围建筑和自然环境间关系的一种定义,也是他对景观项目所在地域文化、自然深度探究后的直接外化。戴广建说:“我希望我的每一个作品,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作品,都有一个纵深的东西在其中,古人常说‘物以载道’,我希望我的作品也承载着这个‘道’。”“道”是什么?就环境艺术而言,道可以是自然、文化、地域、传统、时代、未来,是能让他的设计适用于当下,也能在今后持续发挥其存在意义的任何精神内核。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30814/094cc751c09655c672b23b33db050792.png
http://img.danews.cc/upload/ajax/20230814/ebdbc7a9e92aab0073f53ba87f1d6d17.png

融创•御栖玖里项目就是对他这一设计思想最好的呈现。该项目坐落于郑州市新区索河公园西侧,紧邻万山、索河,万山是横亘在市区的嵩山余脉,索河是荥阳的母亲河,属淮河水系,《诗经》中《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便描写了该地自然景象。项目地块有一定的特殊性,展示区与大区、样板房隔路相望,达到分区的目的,又兼顾作品表达的连续性,戴广建在设计上采取了林下曲径为主线,沿途依据《诗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竹摇清影罩幽窗”“淇水滺滺,桧楫松舟”等诗句点缀竹木栈道、石景墙、中心水景、观景平台等值得驻留的落脚点,打造一条森林探秘栈道。景观所用材料皆是具有自然张力的环保材料,如木质栈道、水磨石、林镜、绳网平台,配合干净的树林和大面积的观赏草为主导,充分展现了美轮美奂的四时之景。整个景观因地制宜,恰到好处地融入了一些趣味性、充满活力景观元素,如简单的大曲线,可供孩子游戏的观景平台,在诠释了大自然的乐趣,又链接荥阳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场地独特的底蕴。由于该项目出色的将历史、人文和当下人们需求相结合,一举夺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意大利“A’Design Award & Competition金奖”。

作为一个学者型设计师,戴广建一直保持着一个景观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时代的敏感度。他始终强调: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要去关注人,关注每个地方不同的特色、人的生活方式,去做符合人们诉求,能够引领人生活方式的生活场景,要去思考作品的社会公共价值。恰恰是这种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帮助他赢得行业同仁的认可和一系列国内外设计大奖,这其中不乏“德国ICONIC AWARDS标志建筑设计奖”“美国建筑大师奖”这样备受设计行业推崇的国际大奖。

在设计之余,他也积极开展设计领域创新技术的研发,将大数据、BIM、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引入景观设计领域,致力于创造一个更为智能、绿色、可持续化的景观设计环境。多年来,他自主研发了多项景观设计智能化技术成果,如“基于BIM及虚拟现实技术的智慧环境艺术设计系统V1.0”“基于三维图形处理技术的景观设计系统V1.0”,其中最受关注的技术当属“基于大数据的多项目协同管理平台V1.0”。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景观工程呈现出大型化、复杂化、群组化的势态。这些巨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跨度长,参与人员繁多,工作流程复杂等特性,这给统筹工期、核算费用、管控工程质量带来极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戴广建自主研发的“基于大数据的多项目协同管理平台V1.0”。该平台由云端模块、项目数据采集模块、项目风险管控模块、协同交互模块、警示模块、数据库和智能终端等功能模块组成,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将多个具有一定关联或共同战略目标的项目归类为一个项目群,并对同一项目群内多个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以达到简化流程、优化配置资源、实时监控项目质量,进而获得比单个项目之和更大的经济收益。该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可从多个方面评估项目群内各项目的项目风险,提出风险预警,以及项目整改建议,降低项目风险。同时,通过该平台项目中的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可实时查看项目群内各项目的相关数据,了解各项目进展、资金状况、人员配置等信息,并借助该平台快速与其他项目负责人建立联系,协同交流,从而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增加项目推进效率,减少失误,节省成本。目前,该技术成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景观建筑、建筑工程等行业,帮助建筑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助力了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转型,促进了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不同于飞速发展下渴望凸显张扬意识的二十世纪,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以及公共安全等问题,让人们再度思考我们的生活空间、生活方式究竟应该以怎样的状态来呈现,怎样规划环境才能更好地承载当下的时代诉求。戴广建的选择是用不断的创新承载时代赋予的一切。不管是设计理念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何种形式与手段,皆是获得“道”的一种途径,这种“道”存在着一种将当下与未来串联的逻辑,它有着自己的合理意义,同时,它又因为隐含其中的人文性,产生了更多的心理层面效用,它持续留存,随时间变化,并不断给人带来新的思考。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多年来,戴广建以前瞻性的视野的和过硬的设计能力,为中国环境艺术行业走向世界舞台做出了巨大贡献。相信在未来,他也一定能够继续积极构建中国环境艺术行业的新格局,将中国的设计创新发展推向新的高度。